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是1997年国家科委(现科技部)组建的面向全国的皮革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机构。中心依托单位山东全杰皮革研究所,与烟台大学皮革与蛋白质研究中心合署办公。在中心主任、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大学教授王全杰的带领下4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和国家863计划项目,取得科研成果32项,发明专利76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为目前国内同行业获得奖项最高的团队。其技术成果已在全国22个省300余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累计取得经济效益78亿元,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表彰。

八十年代与美国杜邦公司合作研发莱卡皮革技术,使天然产物与合成纤维有机结合,走入寻常百姓家。

九十年代全世界首创剖白湿皮新工艺,使制革鞣制污染减少70%,效益增加50%。

进入公元2000年后,王全杰团队重点开展了阻燃、低雾化值和防黄变汽车皮革的研究,改变了我国汽车装饰用革100%依靠进口的局面,使国产皮革占汽车装饰革的70%以上。

2013年发明蛋白质和多肽定分子量水解技术,把削匀革屑和制革边角废料等皮革固体废弃物制成氨基酸液体肥料和表面活性剂,使每吨300元的负效益转变为1000元的纯利润。目前这项技术正在全国全面推广。福建泉州、河南济源、河北无极、辽宁阜新等地方政府均作为人才引进项目予以政策支持,使项目在本地投产落地,既解决了固废污染,又解决了本地市场急需的家禽家畜饲料、液体有机肥料和蛋白基表面活性剂供应问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中心现有人员30余人,高级职称20人,博士学历17人。

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

1、新型制革工艺的研究和皮革新产品的开发;

2、制革厂、皮革制品厂污泥减量化及皮革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

3、新型绿色皮革化学品的研究及纳米材料在皮革领域的应用;

4、清洁化、智能化制革工艺及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开发。

目前正在全国推广落地的项目——皮革固体废弃物生产蛋白粉、多肽和氨基酸液体肥料以及蛋白基表面活性剂。